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新手健身哪几个部位可以一起练?
新手健身哪几个部位可以一起练?分化训练,一般来说就是指如何拆解身上的肌肉,具体的安排到计划中去训练。我们常见的分化有以下的几种:
:将发力肌群与协同肌群组合,同时训练。【胸-三头-腹肌】、【背-二头】、【大腿-肩膀-小腿】,每次训练中小等数量的组,但是每周把全身肌肉练两次,不追求把肌肉练爆。
:每周练2-3天,每次训练把全身都练完,每次训练1.5-2个小时,尽量做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卧推),不走单关节运动(如飞鸟,腿屈伸,直臂下拉)。
几乎所有的训练计划,都是根据上述的 4种分化,然后加上一些容量突破、重量突破、以及疲劳管理而组合成的。
我知道很多人一定会沉迷于五分化的大量组,就是把肌肉练爆,充血,泵感。这是漫长增肌生涯中唯一的一种快速反馈,很多人会为之沉迷。
很多健美冠军、大咖都这么练,不过他们都是高科技选手。不可否认,五分化训练依然是有效果的,但同时,五分化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譬如你周一练了,可能到周四就完全不疼并且充分恢复,完全可以再次进行新一轮的胸肌训练,由于你安排了其他部位,那你此时只能等到下周一才开始练。这样的训练频率对于肌肉的增长、力量的增长来说都很低效。
而非五分化(低分化)的训练就能很好的照顾到全身的肌肉,安排得当的话,能够使得肌肉刚刚恢复,你就开始训练它。
同时低分化的训练对生活、工作、饮食、等方面都要求非常低,基本上就是练1-2天,再休息1-2天,再练1-2天的节奏。健身这件事,有效果的原因是你能坚持,而能坚持下去的很大原因是,它能融入你的生活节奏博业体育下载。
实际上我见过很多人依旧用五分化的思维去规划低分化,他们想象中的三分化就是把原来五分化的内容,压缩成三天,然后每周练六天;同时也导致很多人认为三分化不适合自己,因为觉得自己恢复不过来,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低分化因为每次训练的部位较多,因此我们每次某个肌群训练最多不会超过15组,一般都是10组左右,而其辅助肌群最多是不超过10组,一般都是6组。也就是比如:
但是低分化也有它被强烈质疑的地方:每个部位练如此少的组,它能够获得如五分化那样轰炸训练所产生的「泵感」或者「第二天酸痛感」吗?
这也是我上文说,为什么新手喜欢五分化不喜欢低分化的原因,因为新手技术动作、动作规范一般都不过关,很难在2-3组训练就能使得肌肉产生强烈的泵感和充血感,所以他们喜欢用大量的组去堆。但这并不是新手的错,而是新手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训练天才,一夜之间就能掌握所有的训练技术。
我们每周都会把每个部位训练两次(甚至可能会三次),他们累加起来的训练量并不会比五分化的少。
因为我们每次训练的动作、组数少了,我们能更好的专注在我们的动作训练质量上,而不是一味的堆。
。训练频率高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的增加训练压力,尤其是新手一个月能提升3-4次的训练重量。同时单次训练时间少,侵占生活的比例就少很多,坚持也相对容易。
同时,追求强烈的「泵感」和「第二天酸痛感」,本身就是新手急于获得反馈的定式思维,我们应该知道肌肉的生长并不是短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力量、训练强度的提升。检测一段时间内训练重量、容量的提升是才是最有效的反馈。
首先初学者一定要考虑可持续性,再的计划你坚持不下去对你来说也是垃圾计划。要实现可持续性,首要考虑的是一个计划侵占生活的比例,因此你应该考虑,你每周最多可以拿出几天。
两天-三天:不分化,练全身。全身每个大肌群部位挑2个复合动作,每个复合动作不超过4组。全身的小肌群挑选1个动作,每个动作不超过3组。
六天:三分化,【胸-三头-腹肌】、【背-二头】、【大腿-肩膀-小腿】,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推日,胸、三头、前束&中束】【拉日——背、二头、后束】【蹲日——臀、腿、核心】
如果不清楚什么部位应该练什么动作,可以下载我开发的训记 app,里面丰富的动作库、还包含了记录训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