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博业体育比夏日更火热西北师大学子踊跃投身实践淬炼无悔青春
博业体育比夏日更火热西北师大学子踊跃投身实践淬炼无悔青春“今天,行走于布楞沟村,随处可见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一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座村小学里书声朗朗、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一个个脱贫户踏上了致富路,乡村振兴展新卷,创造了布楞沟奇迹。”西北师范大学“跟着总足迹 学思践悟新思想”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团指导教师马乔恩讲到。
西北师范大学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传媒学院等单位组建了8支“跟着总足迹 学思践悟新思想”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团,百余名师生围绕“共访红色旧址”“共看陇原巨变”“共促乡村振兴”“共话文化传承”“共建生态文明”“共筑民族团结”等主要内容,在“苦”尽“甘”来的元古堆村、从“悬崖边”到“幸福庄”的布楞沟村、挪出“穷窝窝”的富民新村开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专项调研,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莫高窟、嘉峪关、山丹马场、培黎学校、读者出版集团开展党史学习、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主题活动,通过寻访对话、边走边拍、边看边听、边悟边讲的方式,在“走、访、拍、讲、写”中牢记习总的殷殷嘱托,学深悟透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法学院“红旅筑梦青年行 民族普法益童心”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在甘肃省临夏市、武威市天祝县开展普法宣讲。通过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咨询台、普法知识微讲堂、草原宣讲队等形式,向农牧民、少年儿童面对面宣传《民法典》《草原法》《未成年人保》以及防电信、养老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案释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简牍出土遗址调查”实践团在甘肃省敦煌市参加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专家学者一同奔赴悬泉置汉简出土遗址进行考察。通过实地探访千年悬泉置,“牍”出丝路新味,结合悬泉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开展田野调查宣讲,以实际行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心理学院“心理小筑”实践团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6个街道、20个社区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及心理健康讲座24次,团体辅导活动36次。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群体及家庭成员,开展关怀和入户访谈21次。实践团积极探索针对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工作模式,向属地政府提供咨询研究报告,为社区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旅游学院“奋斗者 正青春”甘肃红色文化宣讲实践团面向青年学生开展以甘肃党的青年运动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省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实践团以甘肃省青年运动历史为切入点,增强青年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采用“青年讲青年”的对话方式进一步提高宣讲的感染力,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活”起来。
哲学学院“青春甘山 与梦‘童’行”实践团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雷坝镇甘山村围绕红色教育、学习甘山精神博业体育下载、“好伙伴 共成长”关爱行动和青年学生下基层四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与学校驻村帮扶队入村入户,看望慰问老党员和退伍军人。
化学化工学院“在希望的田野上”实践团在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学校高分子功能材料辅助旱地黄芪种植试验基地、农耕文化长廊、马铃薯原种培育基地、大坪梯田等地,开展参观学习、政策普及、田间实战等活动,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结合起来,到田间地头去、到农民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科学学院“星火十育载 赓续陇山情”实践团连续十年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开展艺术帮扶实践活动,持续将红色元素融于美育课程,将地方特色文化融于教学内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号召少年儿童要乘着乡村振兴的大潮勇毅向上,为未来投身于家乡建设奉献力量。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山不尽 水无涯”实践团在甘肃省合作市、甘南州玛曲县、武威市民勤县、张掖市甘州区、青海省果洛州、海北州门源县等地进行水样土样采集,水样符合相应水域功能标准,部分达到Ⅱ类水质。团队成员对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农户开展访谈,进行了生态环境观测和水文水质调查,并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专业性的举措建议。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心相印 语相同”实践团实地体悟甘肃省定西市元古堆村从“苦瘠甲于天下”贫困村到“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的华丽转变,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访谈、普通话推广、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乡村振兴发展调研等相关活动,全面了解元古堆村十年间的发展变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感受乡村振兴的每一环。
敦煌学院“助农增收促振兴”实践团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实践团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三道沟镇、腰站子东乡族镇、河东镇等 7个乡镇的30余种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推广,充分展示瓜州县农业的发展成果,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传媒学院“走进西电东送 体悟伟大成就”实践团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共同开展校企联合活动,携同企业工作人员一同走进“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在感悟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以“镜”为笔,“描绘”锦绣河山,学习前辈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敢闯敢试的精神。
商学院“喵老师”回哺行动观察实践团聚焦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通过问卷调查、助农直播、走访临泽县祁连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形式,深入调研临泽县各乡镇特色农业产业,观察县域经济发展新成就、新面貌,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
外国语学院“榕山榕水物华新”发展成就观察团追寻习总在福州改革的足迹,在鼓山鼓岭新时代党建联盟生活馆、万国公益社、八一七纪念馆、福州市博物馆、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高意科技有限公司等地,通过走访调研,领略鼓岭红色历史,感受闽都先进发展经验,倾听中外友好故事,感悟中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国际交往观。团队将从国别区域、一带一路、对比研究等多角度入手,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多模态形成调研成果。
体育学院“明天会更好”残疾人健身康复实践团在兰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为残障人士提供专业的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指导,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实践团了解到,党的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舞蹈学院“第五届甘肃省大会开闭幕式创排”实践团160余名成员披荆斩棘、排除万难,不断打磨、反复演练,完成第五届甘肃省大会开闭幕式既定的排演任务。54天时间,排演的《青春·相聚》、《青春·传承》、《青春·铸魂》、《青春·绽放》、《青春·启航》等篇章生动描绘党的以来,甘肃教育事业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排演的舞蹈《飞得更高》、健美操《我们的青春之路》、武术《中华武术魂》、舞蹈《敦煌印象》、歌曲《新天地》等节目,书写了“奋进新时代 争做追梦人”的青春乐章。实践团成员用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向全省展现出西北师大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商学院“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和“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在甘肃省天水市、庆阳市、定西市、平凉市的7个县区,面向企业员工、基层干部、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采取主题演讲、参观交流、入户走访、知识竞答等方式,多举措开展主题宣讲20余场。
化学化工学院“甘‘溯’红色”实践团在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定西市岷县三十里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岷县二郎山战斗遗址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通过参观学习、发放调查问卷、党史知识问答及红色文化知识普及等形式,探寻甘肃红色文化的光荣历史,把甘肃更多感人的红色历史宣传出去,让陇原大地上的红色愈加鲜亮。
美术学院“寻找红色印记 绘制红色故事”实践团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的8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探寻红西路军战斗印记、聆听老党员心声、绘制红色故事等实践活动。实践团结合专业所学,将实践成果以绘画、设计、书法等形式生动呈现,把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用实际行动践行“做红色基因传承者”的承诺。
历史文化学院“红色传声筒”实践团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讲好红色故事”为主要内容,先后在大水䃎村、一条山战役纪念馆、陈庄中学、景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青年力量。
初等教育学院“石榴籽一家亲”实践团在甘肃省陇南市坪垭藏族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推普课程、主题调研、座谈会、宣讲等环节,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及推广现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性。
传媒学院“新疆地区民族文化交融”实践团深入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运用新媒体产业基地,讲好新疆故事,引导群众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方法。实践团前往“新疆我的家”新媒体中心、浩远集团旗下新疆理想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地,了解行业一线的工作动态,学习专业经验,不断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用专业知识助力各民族文化互动与交融。
旅游学院“非遗传承与文旅活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案例调查”实践团通过参观宕昌县中药材博物馆、陶艺馆,岷县文化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洮砚制作工坊、铜铝铸造产业工坊以及漳县“金钟花儿”民俗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发掘非遗传承过程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发挥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作用,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求新的文化路径。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青苗计划”实践团在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三项计划”试点示范项目——青少年交流计划试点示范项目支持下,在白银市景泰县开展以“儿童关爱及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团使用自主研发设计的民族团结教育绘本,通过开展绘本系列故事领读、绘本故事情景剧、我是小小讲解员三大主题活动以及有声阅读等方式,引导乡村儿童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外国语学院“探索锡伯箭乡文化 传承责任与担当”实践团走进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深入走访当地群众,调研了解锡伯族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领略锡伯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木铎红芯”未来教师实践团,带着《当代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研究》的实践选题,前往圣地井冈山,积极探索将红色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实践团将结合调研结果,制作课件、撰写教案,丰富教育实习教学内容,创新“开学第一讲”新模式,将红色文化转化为从师信仰,切实扛起“师范强教 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
化学化工学院“蒲茵传四方 梦想传千里”实践团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夏河县开展科普展演活动,为中学生讲授化学知识。实践团成员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提升了对未来教师的从业信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科教未来”实践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在兰州市榆中县栖云北路社区开展公益科普教育。根据报名学生学龄,面向社区中小学生采取分班授课,针对性地开展物理知识科普、物理实验演示、3D打印实践、机器人展示讲解以及物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升了实践团成员的从师从业技能,为未来求职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育技术学院“飞‘粤’职场”实践团在广东省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和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职场人”沉浸式职场体验,通过参观企业文化、聆听前辈经验分享、与行业翘楚“面对面”访谈、深入项目式任务考核以及沉浸式“一对一”面试体验等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感悟、思考、总结,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传播所见所感,提升求职竞争力,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实践之田 广拓就业之源”实践团在北京市开展促进大学生就业活动。实践团前往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字节跳动、百度、京东、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国信蓝桥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美世联合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地聆听优秀校友分享职场成长经验、了解企业招聘需求、推介毕业生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引导同学们拓宽职业选择面,为未来职业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学院“青春心逐梦 访企绘宏图”实践团在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其下属各网点及扶持绿色企业深入开展职业体验、走访调研及就业访谈,进一步拓展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从业技能,塑造了正确就业择业观念。
就业与校友事务处“小韭叶”实践团在重庆市《课堂内外》杂志社、腾讯云(重庆)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庆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等地开展参观访学。实践中,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发展历程、企业规模以及发展方向,并欢迎优秀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成员们针对工作内容、所学专业与岗位匹配度、个人职业发展通道、人才引进政策等就业相关的问题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探讨,进一步丰富了社会阅历,拓宽了对行业的认识,明确了就业方向与人生规划。
外国语学院“‘多’农直播 ‘语’你优品”实践团发挥外语专业特色将农产品进行双语推介宣传;商学院“喵老师农特文旅品牌提升路径与矩阵融媒营销”实践团通过调研分析,建议性提出符合临泽特色的融媒营销路线;生命科学学院“启程育人 君耕于泽”实践团对当地葡萄种植、食用菌栽培、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宣传农业产品;心理学院“心手相牵”实践团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和自护教育等内容开展“七彩课堂”、课业辅导等多种形式筑梦护航青少年成长之旅;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心关怀 爱随行”实践团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关爱探视、心理帮扶,建立心理档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传媒学院“云桥”乡村振兴助力团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推荐临泽的农特产品和文旅资源;美术学院“美绘乡村 助力振兴”实践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气象等内容以漫画和标语等通俗易懂的形式手绘墙面,助力美化村容村貌;音乐学院“青春兴临 乐声宣泽”实践团在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开展文艺演出,探索音乐+旅游、音乐+宣介等助力文旅产业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进一步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西北师范大学团委组织开展“‘好伙伴 共成长’爱心师大 陪伴成长”行动,青年学生用真情与陇南市礼县的关爱对象面对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沟通感情、心贴心共解难题,把温暖送到每一位关爱对象的心坎上。
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舞蹈学院等单位组建的8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聚焦中西部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扎实开展乡村推普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围绕理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未来教师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等11个方面开展,经审核立项,全校共有140余支团队、1700余名学生,在171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参与面、覆盖面和受众面,学校各级团组织以“返家乡”社会实践、“美好假期”大学生温暖公益行、“一起云支教”和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等内容,广泛动员全校2000余名学生以返回家乡就近就便开展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加各类分散实践。
实践期间,各实践团周密安排,拓展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亮点成绩突出,先后受到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网、中国甘肃网、新甘肃等媒体平台报道533次。